11月7日,从四川省蒲江县召开的全国推动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传来喜讯,兴平市被交通运输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务院扶贫办三部门联合命名为“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”,并颁发荣誉奖牌。
近年来,兴平市以改善广大农村地区安全出行条件为己任,以建设“四好农村路”为目标,以交通脱贫攻坚为抓手,聚力攻坚克难,矢志追赶超越,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,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目前,境内国道1条18.6公里、县道6条76.6公里,乡道13条75.2公里,专用公路3条5.9公里,村道502条833.5公里,农村公路达到1010公里,全市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%,有效打通了服务农村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规划先行,聚力项目建设。2017年以来,累计投资22.3亿元的国道344兴平段、兴礼路、兴小路、五龙路、茂陵旅游路等12个重大项目建成通车,建成通村公路33条、美丽乡村示范路28条,西宝高速西出口引线、兴渭大道等项目顺利推进,形成了以国省干线为骨架、县乡道路为支撑、通村公路为筋脉的“七纵七横”交通路网格局,新改建农村公路一次性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%。
管护并重,保障路畅民安。2015年,在全省率先组建交通执法大队,创新推行“查防控督”四位一体综合治超“兴平模式”,有效破解了超限超载屡禁不止的顽疾,辖区农村公路超限超载率控制在3%以内。创新推行农村道路“三级包抓”“路长制”管护模式,严格按照机构、责任、人员、资金、制度“五落实”要求,持续健全西城、马嵬、汤坊等12个镇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。
深化服务,提升运营品质。始终把解决好农村群众“出行难”问题摆在全市工作的重要位置。目前,市际、县际、通村班车和公交车达到151辆,班线通达率达到100%,行政村通达率达到100%;倾力打造“运邮合作”新模式,全市从事运输物流的各类市场经营主体29家、从事货物运输经营车辆909辆,已覆盖全市12个镇办164个行政村,初步形成了覆盖市、镇、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,有效打通了服务“三农”的最后一公里。
聚焦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。狠抓“交通+扶贫”“交通+产业”“交通+旅游”“交通+体育”,以路兴业,以路富民。以“交通+”的发展思路,有力提升了“汉风唐韵·人文兴平”在全国的美誉度和知名度。
|